風電場變電站是風電場的緊張組成部分,其設計工作是從選址開始的。變電站的選址應根據電力部門和風電場的長期電力規劃、運輸條件、地區天然條件、環境珍愛要求和建設計劃等因素周全考慮。其中變電站的防洪設計就是制約選址的一個緊張因素,小編如今就風電場變電站的防洪設計及管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。
風電場變電站的防洪設計及管理要做好二個方面:
一變電站防洪設計
根據《風電場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安全標準(試行)》(FD002-2007),變電站電壓等級大于等于220kV,變電站洪(潮)設計應按100~50年重現期進行設計;變電站電壓等級小于等于110kV,變電站洪(潮)設計應按50~30年重現期進行設計。
變電站防洪設計方案可采取以下幾種體例:(1)對場地標高采取措施,場地的設計標高不低于洪水水位或歷史最高內澇水位;(2)對站區采取防洪或防澇措施,防洪或防澇設施標高應高于洪水水位或歷史最高內澇水位標高0.5m;(3)采取可靠措施,使重要設備底座和生產建筑物內地平標高不低于洪水水位標高。
二做好變電站的防洪管理工作
(1)變電站的巡視維護
做好正常的巡視維護,分外是在山洪、暴雨即將到來時,按照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、綜合治理”的方針,增強變電站的巡視維護,盡量削減山洪、暴雨造成的損失。重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巡視維護:
①檢查變電站大門、圍墻、升壓站圍欄是否牢固,需要用其他措施加固。若變電站四周存在擋土墻的,還需檢查變電站四周擋土墻是否結實,有沒有塌方的跡象;
②排查室外電纜進出35kV配電室、主控室、繼電珍愛室等孔洞是否精密封堵;
③對站內低洼地段進行周全巡視,對屋頂、下水道等排水設施進行清理;
④結合變電站現實情況購置排水泵,防雨罩等,保證設備區電纜溝內積水能夠敏捷抽走和室內帶電設備的緊急防雨。
(2)變電站的防洪保障措施
在應對山洪、暴雨等情況時,要做好防洪保障措施,重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保障:水文預告及通信保障、人力資源保障、物資保障、交通運輸保障、醫療衛生保障、治安保障等。
(3)變電站的防洪應急
①根據現實災難情況,及時啟動防汛應急預案,并按照預案要求做好人員駐站值守、隱患排查等各項工作;
②發布防汛預警或啟動防汛應急相應后,應立即開展變電站防洪專項檢查,重點檢查變電站圍墻、護坡、高壓室、蓄電池室、戶外設備的防洪措施是否落實,站內外擋水、排水設施是否優秀,戶外設備機構箱、端子箱是否密封齊備,應急裝備功能是否正常;
③啟動防汛應急相應后,需要時需安排檢修、繼保主動化、通訊等專業人員駐站值守。
④防汛應急相應期間,應及時向氣象部門了解氣候轉變趨勢,向水利部門了解江河水位轉變情況、水庫大壩泄洪安排等,并及時向變電運行部門轉達,引導變電站值班人員采取有用應對措施。
⑤變電站值班人員應實時觀察站內外水浸情況,發現站外積水有涌入變電站的趨勢時,應及時關閉排水排污管道出水口、在變電站大門、一樓設備室門口裝設防洪擋板和堆砌防水布、沙包等,適時開啟排水泵,避免站內積水影響設備運行。站內積水可能危及設備運行時,應及時向上級匯報,并采取停電等提防措施,防止發生設備短路故障。
⑥設備遭水浸后,應根據變電站現場受災情況及時修訂災后搶修復電處置方案,引導現場恢復處置工作。在搶修工作開始前,應先驗電,確認無電后立即合上進站各線路的接地刀閘或掛接地線,防止倒送電。站內水退后,要及時清理場地泥沙,同時對全站消毒防疫;評估全站設備構架基礎是否牢固,需要時立即進行應急加固處理。對遭水浸設備要一一進行清理、烘干、檢查,試驗合格后方予投運。
⑦防洪搶險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,做好防觸電措施,細致做好排水井口的標識和防墜落措施,嚴禁單人巡視或作業。
⑧搶修復電時,應嚴酷遵守規程要求,做好現場安全技術交底,完成安全組織和技術措施,在攀爬變壓器、戶外臺架和移位時應系安全帶,細致設備外觀濕滑,確保搶修期間的人身安全。